<sub id="nh18y"></sub>

        <sub id="nh18y"><table id="nh18y"><small id="nh18y"></small></table></sub>
        <video id="nh18y"></video>
        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水产养殖用药误区及正确使用方法

        2014-10-22 07:32| 发布者: syusuke| 查看: 48928| 评论: 0

        摘要: 总之,为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合理使用药物,做到“对症用药,安全用药,适宜用药,合理用药,控制用药,有效用药”。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农村水产养殖多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他们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思想意识上存在着种种误区。这些误区使得很多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低甚至亏本。这就直接影响了养殖的增产增收,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现简单介绍—下在用药方面存在的常见误区及正确用药方法。
          
          常见误区
          
          1.轻视预防。不能正确认识预防的重要性,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认为预防是一种浪费,轻视预防工作,结果给疾病的暴发流行埋下隐患。
          
          2.心存侥幸,延误病情。水产养殖不同于陆上养殖,当你看到一尾鱼患病时,可能这口池塘的病情已经蔓延了。
          
          3.长期盲目用药或随意加大剂量。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致使病原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或因病原体已产生抗药性,便随意加大剂量,结果就会造成药物中毒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4.不对症用药,滥用药物。只凭经验而不科学诊断,不认真详细检查、化验,便盲目用药。很多种疾病表面上看症状都很相似,很容易造成误诊。
          
          5.频繁换药或用药疗程不足。急于将鱼病治好,在用药一二天后发现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就认为这药没用,马上换药,如此反复。有的见病情有所好转,认为病情治愈,就马上停药,结果造成治疗不彻底,疾病容易复发。
          
          6.长期使用单—药物,病原体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或难以治愈其他并发症。
          
          7.不注意混药禁忌。不知道药物的性质,将几种药胡乱混在一起使用。
          
          8.不知道水产动物对药物敏感性。如虾蟹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敌百虫、敌敌畏)敏感:鳜对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敏感等。
          
          9.用药方法不当。内服药当外用药使用;拌料不匀;用药顺序、用药时间、用药次数不当;水面测算不准,用药量计算不准等。
          
          10.盲目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禁用药,如孔雀石绿、呋喃唑酮、五氯酚钠等。
          
          正确用药方法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用药前应先了解药物的性质,科学配药,了解水产动物的习性和疾病流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时机,适时用药,正确用药,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1.适时清塘,选用适合的清塘药:适时换水或用水质调节剂进行水质调节,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2.给药方法、用药剂量及用药次数因药性、养殖品种、养殖方式、投喂方式而定。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
          
          3.内服药应拌料均匀,特别是不溶于水的药物;不用原料药,因为原料药分量不易控制,不易拌匀;有的药物需添加黏合剂;有的药物最好制成颗粒药饵投喂;有的中药散剂宜用开水浸泡或煎煮后拌料或泼洒,这样药效更佳。
          
          4.外用药使用方法。
          
          (1)用药时间因药物性质和养殖品种不同而异。杀虫药宜在太阳刚出来时、下午落日后或傍晚投饵1~2小时后使用;杀菌药宜在白天上午施用;见光易分解或对光敏感的药物宜在太阳落山后用药为好。施药后应开增氧机,以使药物分布均匀;闷热天、阴雨天、夏天高温的中午、缺氧或浮头时不宜用药,特别是杀藻剂,可泼洒(撒)增氧剂或开启增氧机,小虾、蟹脱壳旺期应慎用外用药,特别是刺激性药物。
          
          (2)外用药应尽量选择用量小、效果好、污染少、毒性小的品种;药物如需溶解,应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匀;泼洒(撒)要均匀,池塘周边、增氧机边可多泼洒,药物应在上风口处泼洒并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全池药量的均匀性和施药者的个人安全,泼洒药物前应停喂1餐~2餐,如需投饵,应先投饵后泼洒药物,特别是泼撒颗粒药物,更要注意这—点。
          
          (3)原则上泼洒药物的顺序为先用杀虫药,后用杀菌药,但具体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泼洒外用药时,应注意水体pH值、水质肥瘦度、水体透明度、水温高低等外界环境对药物的影响,同时要注意药物对鱼类品种、大小、病鱼体质的影响。
          
          (4)用药后同时要观察鱼的反应。若出现浮头、靠岸、上下窜动等异常现象,应尽快换水并增氧。
          
          5.注意生物活菌制剂与抗菌、抑菌药物不能同时投喂或泼洒;根据需要,应及时向养殖水体中补充生物活菌制剂,使有益菌群保持优势状态。
          
          6.药物浸泡的注意事项。采用此方法应注意药物不应与容器存在化学反应;应选择对被浸泡对象刺激性较小药物,药物在水中应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匀;浸洗时间应根据水温、种类、鱼的健康状况、密度等灵活掌握,注意缺氧,一旦发现鱼有挣扎、浮头等,应迅速捞出并放入清水中。该方法应在水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7.禁止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禁用药。
          
          总之,为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合理使用药物,做到“对症用药,安全用药,适宜用药,合理用药,控制用药,有效用药”。

               【关键字】:水产用药   渔药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水产前沿”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 av一级片

              <sub id="nh18y"></sub>

              <sub id="nh18y"><table id="nh18y"><small id="nh18y"></small></table></sub>
              <video id="nh18y"></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