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知晓全球“虾讯”,掌握养虾动态(2020年第85期) 文/ 水产前沿 植银素 每周两期,精选近期全球虾产业最新市场动态,最新技术以及多方点评,养虾人都在关注的精品栏目,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全球虾业最新动态 活虾:节后局部消费市场已降温 节假日后,全国各地对于活虾的消费量出现明显下滑,据了解,目前两广产区成交量都没有太大,珠海经销商也表示塘口都是刚投苗15-30天和40-50天的比较多,40头内的商品虾较少,所以近期卖虾的养殖户极少,但是虾价整体来说没有明显下跌。 目前货源较为充足的应该是江苏如东地区的外塘虾,而且近期天气降温明显,对外塘养殖来说是一个收市的信号。但是据当地养殖户反馈今年江苏外塘虾养殖对比去年十分不理想,不少去年成功率较高的养殖户都纷纷表示今年不尽如人意。“今年外塘刚投苗的时候,苗种问题表现很突出,排塘率也挺高的,应该是‘玻璃苗’的原因吧,听说有个虾塘21亩才捞到6斤虾。”一养殖户说道,当然这种情况无法考究,但是今年成功率走低已经非常明显。目前如东外塘价格25条内最高24-25元/斤,30头23元/斤,40条内20-21元/斤,近两周都较为稳定,但是部分小棚虾如果养殖出现问题,也会少量上市,按照目前的供需情况来看,流通商认为后期小幅跌价的可能性较大。 而福建地区虾价与别处走出了不一样的趋势。据当地养殖户表示,虽然节假日已过,但是因为存塘量较低,加上今年婚宴集中在10-11月,现在福建省内虾价明显上涨,漳浦40头虾塘头价最高已经21元/斤,“夏季虾逐渐接近尾声,现在大部分都清塘准备冬棚,往年国庆节后都会出现价格分水岭,而且涨价概率极大。”当地养殖户表示短时期虾价还有上涨的空间。 价格:饲料涨价,白虾跌价的矛盾突出 全球疫情期间,随着市场压力增大,养虾业开始更加注重生产成本(特别是饲料成本)及产品价格。 全球水产养殖领袖展望峰会上,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分析师表示:“许多受访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疫情期间他们的货币严重贬值,对于养殖户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饲料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原材料(虾)的价格还一直在跌,此消彼长,养殖户们不得不削减饲料及其他生产用品的开支。” “今年,全球虾类养殖业都十分艰难,特别是小型养殖户,他们面临的财务困难前所未有,能维持收支平衡就算不错的了。有些养殖户渐渐被淘汰出局,另一些则生存下来,养殖规模相应也会发生变化。”该分析师说道。 但是从今年的虾价走势来看,养虾业的供给曲线具有较强灵活性,只要价格上涨,那些养殖户的积极性还是明显回归,虾产业恢复速度不可低估! 北京:新发地市场内冷库货品必须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为了让冷链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和新发地所特别创新了新发地市场冷库监管方式。记从《新发地市场冷库疫情防控告知书》中了解到,如出现冷库内存放的货品散乱堆放,具有较高交叉污染隐患;环境脏乱差存在较大防疫隐患;冷库未按照防控指引要求对人员、货物、环境开展定期核酸检测;冷库内存放的相关货品无法提供核酸检测证明等问题,冷库将被关停。 此外,如未建立冷藏冷冻食品全程温度记录,或冷库显示温度与库内食品要求存放问题条件不符;冷库存放的食品无法提供进货台账及供货方资质;冷库内存放有超过保质期食品、无中文标签进口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等违法货品,冷库也同样将被关停。 点评:几次在冻品外包装上或者冷库环境样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将会打击消费市场对冷冻货品的信心,因此对冷库环境监测的高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病毒的感染和传播,长期来说,对食品安全性也有高的保障性。 天气:冷空气+秋台风,外塘虾将在风雨中“瑟瑟发抖” 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气温持续走低,部分地区的气温还将创下半年来新低。预计10月13日,在黑龙江、吉林、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整体气温较低,属于“秋裤天天见”区域;陕西、山西、河北、宁夏、北京、天津等地气温将明显走低。 台风方面,今年第16号台风“浪卡”(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以东大约175公里的南海西北部海面上,将于今天(13日)傍晚前后在海南陵水到琼海一带沿海登陆(25-28米/秒,10级,强热带风暴级),之后穿过海南岛,经北部湾趋向越南北部沿海。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